浙江大学管理学院40年院庆主论坛二于11月1日在浙江大学举行。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南开管理评论》主编白长虹,北大王宽诚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宋敏,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王宗军,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谢曼华等5位知名学者专家受邀出席。
主论坛二的第二个环节由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南京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南京大学行知学院院长赵曙明主持。
在论坛上,北大王宽诚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针对“商学院应该如何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分享了自己的体会,指出了商学院需要关注数字化带来的变化以及商学教育目标的五大调整;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宋敏指出,商学院的社会责任最重要的是向学生讲清楚企业应肩负的社会责任以及企业为何要践行社会责任,用五大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王宗军以“商学院的社会责任”为题,分别阐述了商学院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怎样承担社会责任以及知名院校的相关做法;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谢曼华围绕“党建引领促发展,社会责任勇担当”为题,对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相关探索与实践作了详细陈述和解读。
白长虹院长的演讲主要围绕“面向实践,面向未来”展开。他首先以网络上热议的“蚂蚁暂缓上市”事件切入,指出实践逻辑与学者所熟悉的理论逻辑存在不同之处——理论逻辑基本能解释清楚,而实践逻辑有时能解释清楚,甚至可以经验化、工具化,实现大规模转移;有时却难以解释清楚,也无法实现知识或经验的转移。比如华为的伟大,与其在发展过程中学习了国外大量的实践经验息息相关,这些国外实践经验成功地实现了转移;相比之下,海尔的“人单合一”就难以实现知识与经验的转移。
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实践逻辑有时是与决策情景、企业特定的复杂关系、文化氛围下的行动逻辑等众多非显性化的因素紧密相连的。这些非显性化的因素在企业内部可以传承,所以华为可以实现快速学习与复制。事实上,当前中国很多世界500强企业、独角兽企业以及创新型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他们可以在企业内部实现快速学习与复制,但难以将其中的实践逻辑总结出来并实现转移。因此,商学院的首要责任就是要洞察这些实践逻辑,挖掘变革时代下中国企业的全新探索,并对其进行显性化总结与提炼,形成创新理论,使其能够实现传承与转移,从而助推更多中国企业的发展与更大范围的管理进步。
因此,商学院的首要责任就是要洞察这些实践逻辑,挖掘变革时代下中国企业的全新探索,并对其进行显性化总结与提炼,形成创新理论,使其能够实现传承与转移,从而助推更多中国企业的发展与更大范围的管理进步。
面向未来,白院长提出了商学院应该进行的几点思考:一,在工业社会转向生态社会的过程中,商学院应该如何教育学生去关注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助推人类社会更加美好?二,智能时代下全新的管理课题应该如何去面对?三,我们能否研究如何让创业者既能获得财富等物质上的东西,又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四,我们的学者能否深刻洞察社会实践,探索技术模式、商业模式等各种类型的创新?五,如今我们商科的最新知识,可能不是从发现到总结再到传播的线性过程,而更多的是一个共振、共鸣、共创的过程。在此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在教育上迎接变化,主动去设计能够适应面向实践、面向未来的商学院?